沈阳故宫
沈阳故宫是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前的皇宫,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。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,集 汉、满、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,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。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4年作为北京故宫的延伸,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沈阳故宫原称盛京宫阙,后称奉天行宫。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,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,有建筑90余所,300余间。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(1625年),崇德元年(1636年)基本建成。清顺治元年(1644年)世祖在此称帝。清统治者入关后,这里称作奉天行宫,乾隆、嘉庆时又增建了部分建筑。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,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,分为东路、中路、西路三个部分。
中路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,以崇政殿为主体,南起大清门,北止清宁宫,分前后三个院落。南端照壁、东西朝房、奏乐亭;前院有大清门、崇政殿、飞龙阁、翔凤阁;中院有师善斋、协中斋、凤凰楼;后院是以清宁宫为主的五宫建筑。中院和后院两侧各有一跨院,称东宫、西宫。东宫有颐和殿、介祉宫、敬典阁; 西宫有迪光殿、保极宫、继思斋、崇谟阁。
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,是文武群臣候朝之处。为五间硬山式建筑,正脊、垂脊及两山的"墀头"均以五彩琉璃镶造。
清昭陵
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。在沈阳市旧城之北,又称北陵。始建于清崇德八年 (1643),竣工于清顺治八年(1651)。康熙、嘉庆年间后 历经改建和增修,是清代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,与明代帝陵和清东陵、清西陵相比有独特风格。1982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陵园为平地建造,南北向。平面长方形,南北长600 米,东西宽300米。周围有砖缭墙。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。南墙正中为正红门,黄琉璃瓦硬山顶,面阔 3间。两侧墙上镶嵌琉璃蟠龙。正红门外自南向北依次为下马碑,华表一对,石狮一对,三孔石桥、石牌坊各一座。石牌坊为青石雕造,四柱三楼,单檐歇山式,雕工精细。东西两侧各有一组院落,东为更衣亭,西为宰牲亭。正红门内参道两侧立有华表一对,石兽六对。碑楼在北部正中,内竖"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"。碑楼两侧,立有华表,东西两侧建有茶膳、涤器等祭祀用房。
陵园后部的主体建筑由方城、月牙城和宝城组成。方城为城堡式,南墙正中辟券门,名隆恩门,上建三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门楼。城四角建有角楼,均为重檐十字脊,黄琉璃瓦顶。方城正中为隆恩殿,仰覆莲须弥座台基,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,面阔进深各3间。殿前东西两侧 建有配殿和配楼。殿后有石柱门、石五供。方城北面正中为券门,上建歇山式重檐黄琉璃瓦顶明楼,内立"太宗文皇帝之陵"石碑。方城后面是月牙城和宝城,地宫在宝城中间的宝顶下,宝城后面是人工修筑的隆业山。
清福陵
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。在沈阳市东郊,又称东陵。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(1629), 顺治八年(1651)基本建成。顺治、康熙、乾隆各朝曾多次增建。1988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陵区前临浑河,后倚天柱山。陵园平面长方形,南北长900米,东西宽340米。四周绕以砖缭墙。南面中部为三楹的正红门,墙上镶嵌琉璃蟠龙。门前两侧分列石狮、石牌坊、石华表和下马碑。门内砖铺参道,两侧对列石刻华表、骆驼、马、狮、虎等。参道尽头,利用天然山势修筑出108蹬砖阶。北为石桥,桥北有碑亭一座, 重檐歇山式,内立康熙撰文《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》。碑亭东、西为茶膳房、涤器房、省牲亭、齐班房等。
方城雄踞山上,为城堡式,四角设角楼,南墙正中为隆恩门,上建三层檐黄琉璃瓦歇山顶门楼,周围出廊。方城正中为正殿隆恩殿,面阔、进深各3间,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,四周有回廊,前后隔扇门,梁架全部"和玺"式彩绘。殿前东西各有配殿5间,西侧有焚帛亭。殿后有石柱门、石五供。方城北面正中为券门,上建有重檐歇山式明楼,内立"太祖高皇帝之陵"石碑。方城后是月牙城,再后为宝城。宝城前壁正中镶琉璃照壁,宝顶下面为地宫。
1979~1983年对福陵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,修复了1962年被焚毁的大明楼及陵寝等所有建筑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